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2023年秋冬季学校传染病预防提醒

  十一月,我市气温将明显下降,小雪节气过后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将较为频繁,校卫生所提醒广大学生和教职工,在继续重点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时,还应关注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应落实好日常晨检和环境清洁消毒,谨防发生聚集性疫情。

     一、呼吸道传染病

   (一)预防小贴士

   1.加强个人卫生。经常洗手,特别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或触摸扶手或门把手等公共设施之后;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盖口鼻,之后彻底洗手。

   2.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期,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欠佳的公共场所。建议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人员密集、通风不好的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

   3.增强体质。均衡饮食,经常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

   4.若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过程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并注意安全社交距离。

 

    (二)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临床表现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相对较轻。常见的流感类型主要有甲、乙两种类型,目前导致每年季节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是H1N1和H3N2亚型。

   普通感冒与流感的区别:感染病毒种类不同,普通感冒传染性较弱、临床表现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以及头痛等,无发热或只有轻度发热。

 

    (三)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致病方式完全不同。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急,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啰音。潜伏期1-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

   支原体感染尚无针对性预防疫苗,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剧烈咳嗽、高热不退,要尽快带其就医。

    (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传播。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

    (五)水痘

   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亦可患病。冬春季高发,可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容易在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暴发。

 

   水痘发病较急,前驱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在1-2天内即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的发疹情况。皮疹首先出现于面部、头皮和躯干,分布呈向心性,以发际、胸背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

   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还可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二、肠道传染病

    (一)预防小贴士

   1.勤洗手,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2.注意食品卫生,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煮熟后食用。

   3.常通风,少聚集。在室内要多开窗,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二)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以呕吐症状更多见,故又称“冬季呕吐病”。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发生暴发。

 因诺如病毒感染的患者有很强的传染性,建议进行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可复课/上班。因诺如病毒患者呕吐物有很强的感染性,要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消毒,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剂消毒,然后冲洗干净。同时消毒人员主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在消毒过程中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