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于2005年,当时为化工系、环境系、生物系、食品系、生物技术系8个专业提供实验教学相关服务。2011年学校机构调整后,中心的主要任务改变,现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制药、食品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6个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专业实验课,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和科学研究及校内实习提供实验条件。目前中心面积
中心有能源与材料化工实验室、精细有机合成实验室、化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化学工程实验室、化工仪器分析室、酶工程实验室、生化分离实验室、微生物发酵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生物仪器分析实验室、食品加工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分析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评价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实验室、以及相关的生物、食品仪器分析实验室室和校内实验实践基地等17个专业实验室,与专业相关的研究室16个。开设的实验课有:化学工程、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化工仪器分析、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生物工程实验、酶工程实验,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与评价实验等。
中心拥有教师55人,其中教授11人,占20%。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4人,占44%。36人,讲师、工程师、实验师20人,占36%。具有博士学位实验教师27人,占49%。中心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
近年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教师研究领域涉及基因载体、生物无机材料、生物质能源、功能无机材料、药物合成、微生物研究、农药残留与食品添加剂评价等,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其中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其它项目多项;在研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2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有关成果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等奖项。
中心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本,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和创新的学风,营造了浓厚的实践创新氛围。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利用勤工助学岗位、太阳鸟项目、创新工作室、精品实验项目等条件,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水平逐年提高,就业能力逐步增强,考研率和就业率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