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院长访谈录】“摸着石头过河”是勇气更是决心——对话设计学院院长包海默

2019-04-16

记者:包院长,您好。开学初,学校召开了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对落实学校首次党代会目标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请您谈谈设计学院落实党代会目标任务的思路?

 

包海默:开学初,学校召开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对落实学校党代会目标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设计学院作为学院特区代表在本次大会上做主题发言,介绍了设计学院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和设计学院特区的建设思路。开学后,围绕特区建设目标,设计学院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学校大的原则性、指导性意见之下,尽快地与学院实际发展相结合,制定和落实特区建设的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并将具体工作落实下去。设计学院将动员全体教师展开研讨,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具体落实工作。一是与学校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反复十几次沟通,深度落实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大连民族大学“学院特区”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围绕学院特区建设实施方案,重新构建设计学院特区平行化管理新模式,并开始落实相关工作;三是积极制定设计学院特区运行管理办法、奖惩机制、绩效考核标准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四是积极促成和筹备6月份将在我校举办的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指委年会;五是落实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的目标,率先与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务处就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讨。

 

记者:对于学校党委提出的,“落实改革发展任务必须要靠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来带动师生员工这个‘最大多数’”,您作为院长应该如何来带动?您对于学院管理方面有哪些独到的方法?

 

包海默:设计学院特区建设是学校在特定的发展时期,针对设计学院的特点和优势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设计学院院长,我始终认为自己在学院管理方面还经验不足,如何能够建设好特区,让学校的好政策最大程度发挥效能,对我来说也是个考验,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决心,尽快找到适合设计特区发展建设的路径。我们的主要思路和做法就是,在设计学院现有的18个导师工作室平行运行模式基础上,打破现有的自上而下的,逐层下移的金字塔式的常规运行管理模式,采用平台化的、并行化的运行管理模式,将特区建设和学院发展细化成13个同级别的任务平台,每一个平台挑选最适合的,精力最充沛的青年教师全面负责,给予其明确的任务,充分相信他们,给他们机会,让他们独立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学院领导班子总体监督和考核。这种运行管理方式既释放了青年教师干事情的活力,给他们更大的展示空间,提高工作效率,也给有经验的老教师更多的空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这套全新的运行管理模式,目前涉及到学院青年教师超过15人,几乎涵盖了青年教师的80%以上。

 

记者:设计学院作为学校首批设立的学院特区,如何确立发展目标和任务?下一步如何开展学科建设?

 

包海默:设计学院作为学校的首批学院建设特区,压力还是很大的。在开学初从严治党的大会发言中,我们已经明确表示:接下来的二十年,设计学院需要面对的挑战是巨大的,特区建设的总目标就是以设计学院未来20年发展规划为基础,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设计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力争用20年时间将设计学院打造成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设计院系。在接下来的特区建设中,围绕二十年远期规划目标以及十年长期规划目标:我们要凝练特色的研究方向,组建稳定的研究团队,沉淀长期的研究成果,培育有潜力的重点人才,逐步形成被世界设计领域广泛认可的优势和影响力。围绕5-8年中期规划目标以及3-5年近期规划目标,我们将积极申请设计学学术型和艺术学专业型硕士点,在专业建设上力争达到国家一流水平,再次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学科建设上力争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同时在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社会服务的示范性以及国际交流的院校深度合作等方面均实现突破。同时,随着特区建设的深入,我们应该创造出更加具有特色,并具有可借鉴和推广价值的发展模式,从结构设计、机制设计、管理设计和运行设计上实现系统性的制度创新。下一步,设计学院将统筹推进设计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统筹支持设计学学科团队建设,提升教师基本科研能力水平,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重点培育设计学学科,2019年,制定实施设计学学科建设规划,建设2—3个学科方向和3-4个学科团队。2020年,学科方向扩展至3—4个,学科团队扩展至4—6个,并有标志性成果产出。2023年申请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科学进行专业整合,2019年制定并实施专业设置调整方案和工业设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2021年前通过调整各专业招生数量和比例,将专业缩减为2个。完善导师制工作室运行模式,通过2—3年时间将目前单一的教学型导师工作室调整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研究型三种类型导师工作室,并实施分类建设、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机制。

 

记者:请您谈一下设计学院是如何明确要求,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推进党建各项工作落地生根的?

 

包海默:设计学院针对特区建设规划,考虑学院现有运行管理模式。从主体分工上由三位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各自负责对应的13个平台的相关工作。具体分工是:院长主要牵头负责:基本运行、学科建设(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国际合作、人才、固定资产、协会平台建设等工作。书记主要负责:党建工作、宣传展示、设计节与市长杯等工作。副院长主要负责:社会服务与成果推广、空间环境改造实施等相关工作。13个平台涉及到具体相关任务超过60余项,采用月报的方式,由每个平台的负责人每月定期向平台学院牵头人汇报平台工作进度和阶段问题,并协商平台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这种扁平化的运行管理模式特别有利于整体工作的开展、全局化监控和统一协调,可以让班子成员一直能从战略层面直接切入到战术层面,高效的解决问题。

 

在党建工作方面有三点是我们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一直坚持的,一是将党建工作定位于接地气、落到实处,将学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更有效地落实到设计学院的全面工作当中。想做好党建工作,就要把党建工作做实、做精、做活,让群众看得清、听得懂、摸得到,不能空对空。学校办学学院是主体,而学院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撸起袖子加油干,也要一起干!不是院长干院长的工作,总支做总支的工作,老师们各忙各的。总支的工作接上地气,落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实处,才能规范、带动、协调和保障学院的快速发展。二是开展党建工作的方法不能搞生硬的灌输,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之生动有效。我院在国内本科教育中率先构建全面的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得到了校内外的普遍认可。设计学院党总支要把这种“学做”模式在党建工作、价值观教育等各项工作中全面激活,不能只学不做,更不能只做不学。三是还要进一步以党建工作引领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获取“三位一体”的设计学院整体工作格局。设计学院有一句话,就是一门课的考试成绩没那么重要,能力更重要,理解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明确好学比学好更重要。学好与好学有很大的区别,学好是学习中被动的接受,而好学则是学习中主动的探索;学好是今天学习的一个结果,而好学则是今后学习的一种习惯;学好是对学习已有知识的一种度量,而好学则是对学习未来知识的一种态度。所以,设计学院的学生可能高中文化课没学好,但大学要好学,尤其要强调学风建设,强调好奇、好问、好思。设计学院党建工作目标是要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获取有机地融合起来,解决老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记者:您认为本科生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深造的利弊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难点是什么?

 

包海默:设计学院的教学理念是“塑造人格,独立思考”,教学思路是以专业学习为载体,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和人文素质,能够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应用型、创造性、复合型人才。我们认为当今教育的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够面向未来社会和未知领域的自学能力,这是所有能力的核心,也是学生能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能力,设计学院的全部教学思路和实施方案都指向这个根本。当前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发展态势相对于以往更加难以判断和预测,互联网的崛起,学科的交叉、社会资源的不断重组和整合对教育本身和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一定要在四年中做好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不仅仅是职业规划、学业规划和进一步深造的规划,而是对未来的规划。对于学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深造,应该是因人而异,我们建议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深造,深造什么,是继续自己的学业,还是到社会大熔炉中去锻炼实际能力,这些都和自己的人生规划密切相关,可以说准确和清晰的人生规划才是难点,没有人生规划,也就谈不上进一步深造的价值和意义。

 

记者:作为教师,您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您怎么评价当今的青年学生?请您谈一下对今年即将毕业的设计学院学子的希望与建议。

 

包海默:我们经常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懂教育的老师。对于学生我们一直秉持一个观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有所期待,对当下的事情认真对待就是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只要态度正确,学生么、做什么,是否能做成都不重要,所以我们一贯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要学生自己学会判断和选择。对于什么样的学生才是我们喜欢的,我们确实没法回答,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就如同我们院歌中唱到的一样“不要着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能够一直坚持,努力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每天进步一点点,但是持续不断的在进步就可以了。因为任何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大量的有正能量的人在一点一滴的做着有正力量的事情慢慢会聚成的。当今的青年学子处在中国全面转型发展的最好阶段,有最开明的社会环境、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有最好的创新创业可能,他们当然也是下一个五十年中国全面复兴的希望,我相信他们有能力和勇气承担这个责任。对于我们设计学院的学子,我相信经过在设计学院四年的熏陶和洗礼,他们已经能够更加自信的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对自己有清晰而准确的定位和判断,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希望他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一起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健康发展。

 

(信息来源  大连民族大学官网  责任编辑  陈蒙)

  • 设计学院教育思想

  • 设计学院设计节

  • 设计学院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