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院:让学风建设落地生根

2019-01-03

临近期末考试周,学生们大多在图书馆、自习室紧张地备考。而在综合楼C区三楼,一群学生们正在热情洋溢地讲解着他们的展览作品。

 

 

这是来自设计学院不同年级、不同工作室的学生,他们参加的正是学院一年一度举办的期末课题联展活动。

 

每年的这个时候,设计学院都会开展这场别开生面的“大合唱”,各工作室各个小组的学生把研究了一学期的课题项目,从工作室“搬”到展览厅,全体师生共同检验,在交流中进步,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吃透理论知识。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课题和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实践式教学,已经成为设计学院积极探索学风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特色。近年来,设计学院聚焦学科建设,注重高质量人才培养,展开以协同创新和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让学风建设落地生根的育人之路。

 

“学做”模式让学风建设具体可抓

 

如何让学风建设变得具体化,可操作,在教学与学习中落地生根,变成一以贯之的常态,这是设计学院全体教师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以“导师制工作室”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正是设计学院十几年来探索出的行之有效地培养优良学风的途径。“导师制工作室”是设计学院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选”的一个特色模式,在工作室里,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为了形成豁达、创新,积极向上的学风,每年仲夏,设计学院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设计节,这是学院多年来打造的交流平台。“以赛代练”是让学院在比赛中将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交叉运用专业学科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发现问题,再依靠知识解决问题,与同学和导师沟通,进行零距离交流,改进、完善课题,最终完成课题项目。

 

1219日起,设计学院开始了为期20天的期末课题联展活动,通过答辩、展览等形式,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查验。作品的前期准备和设计是对学生知识运用、举一反三、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展览前的公开答辩交流是对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设计学院率先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生形成的应试教育思维模式,这一点不止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表现在期末的考核方式上,它突破了传统的试卷考核,形成了一种独具专业特色的成果检验方式。

 

一直以来,设计学院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目标,教师能够在较为轻松稳定的环境中研究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始终保持“学生精神”,不定期参与校外的学术、学科、专业知识交流,不断补充给养;同时,设计学院也伸出橄榄枝,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交流指导,进行知识讲座,以扩大师生交流平台和渠道,从而在交流中扩展专业知识,进一步得到提升。

 

“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如何学呢?”这是设计学院的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就考量好的问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的获取不是根本目的,能力提升方显学与教的效果。“学院的学风建设理念区别于传统地、简单机械地‘驱赶’和‘吆喝’,而注重培养学生‘好学’思想,从初入大学,到未来步入社会,‘好学’都是一种需要终身培养的能力。这是对‘好奇’‘好问’‘好思’的延展,是一种主动自发探索的学习态度,也是学习能力和方式方法的体现。”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史明涛说。

 

在学做模式中,设计学院逐步递进研究的学习过程,以提高教师的主动性以及学生的能动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融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

 

注重价值观培养 为学风建设注入灵魂

 

“眼前做的事就是未来的事”“用一辈子做的事就是最‘牛’的事”“学习不是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学习本身就是生活”……这些充满人文关怀与激励作用的小句子,是设计学院“五十训言”的内容,悬在学院教学楼最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着师生们保持初心,不断探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现实所需的研究课题。

 

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坚持人本教育理念,是设计学院一直坚持的道路。“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育人,是道德的培养。”设计学院率先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生形成的应试教育思维,把视角延伸到关注社会问题和传递正能量上。

 

郑秋实,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152班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包海默工作室的一名成员。她和她小组的同学,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灾难救援中二次受伤的问题,为此,他们深入调查了地震中的实际伤亡种类,按照人体的基本尺度设计出了一款多功能充气担架。这一设计能将伤员的各个关节部位单独稳定地固定在担架上,避免因抬运晃动而产生二次伤害。

 

凭借着这项设计,郑秋实所在的团队摘得了2018年中国设计红星原创奖银奖,这也是我校首次在该赛事中获奖。

 

 

“获奖并不是我们的目的。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点点地探索出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方法,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为我们当下的生活做出贡献,才是一个设计学院人应该追求的东西。”郑秋实告诉记者 。

 

像郑秋实她们这样的团队,在设计学院数不胜数。早在建院之初,学院就明确了以中国“农村问题、儿童教育问题、老年人问题”作为学院教学和科研的主导方向。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设计学院也交出的一份满满当当的答卷:从记录留守儿童群体生活的影片《青禾》、主题为“什么是工匠精神”的学生论坛、关注流浪动物的纪录片《万物同根》、弘扬民族文化的手绘图腾系列作品、利用废弃材料创作意在传达环境保护的作品《机械手臂》、旨在传达中国工业设计要有创新精神的毕业设计《信使——Messenger》……这些作品无不记录着设计人一直秉持的关注社会和人文、关注个人成长的理念。

 

 “在课题研究中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引导学生做一件完整的事情,这使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习当中,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青年人。这是设计学院一直以来提倡的教学观。”设计学院史明涛老师说。

 

设计学院在“学做”模式中,打破了知行脱节的学习、教学模式。全面调动、全员参与、全程调控,注重培育的整体性、立体性、实践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筑起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同心圆”,在实际操练中形成富有特色的、良好的学习风气。

 

(信息来源  学生记者 袁宇波 贾慧芳  责任编辑  陈蒙)

  • 设计学院教育思想

  • 设计学院设计节

  • 设计学院教学成果